B2B企业如何设计自己的绩效?你可能从来没这样思考过 | 马来西亚2025绩效管理重构指南

B2B企业如何设计自己的绩效?你可能从来没这样思考过 | 马来西亚2025绩效管理重构指南

在马来西亚,越来越多B2B企业(如制造、批发、IT解决方案、供应链服务商)意识到:传统的KPI或“销售导向绩效考核”正逐渐失效。

2025年的企业竞争早已从“能不能卖”走向“组织是否高效”。
但很多B2B公司在思考“绩效”时,仍停留在单点考核老板凭感觉打分奖金+罚款组合拳,最终的结果是:

  • 执行力不强;
  • 团队协同断层;
  • 绩效激励流于形式;
  • 一线员工缺乏目标感,高层焦头烂额。

今天,我们想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B2B企业的绩效设计,不能只管考核,更要从系统出发。


❓ 为什么B2B企业的绩效管理,不能照搬KPI模板?

1. 价值链长、影响因素多,单点考核易失焦

比如一个IT外包项目,从售前→技术评估→项目实施→客户对接,跨多个职能部门。如果你只设“项目交付时间”作为KPI,很可能销售推锅给工程部,工程部又推锅给客户。

✅ 解决方案:需要“目标管理 + 团队绩效机制”结合,推动多部门协同。

2. 工作结果周期长,激励滞后,团队没感觉

B2B交易往往一谈几个月甚至一年,过程不确定。团队长期处于“干了也看不到成果”的状态,导致执行力衰退

✅ 解决方案:引入绩效对标协议与阶段性兑现机制,让激励“更有时效感”。

3. 高层主观判断多,绩效考核失公信力

很多马来西亚B2B企业仍靠老板或部门主管“印象评分”决定绩效分配,导致员工对考核缺乏信任。

✅ 解决方案:建立可视化的B2B管理系统设计,让绩效变“可追踪、可公示”。


🧱 传统B2B绩效的常见问题:为什么努力了,却推不动团队?

在马来西亚的大多数B2B企业中,绩效制度早已存在,为什么还总感觉“绩效没效果”?让我们先来看看传统B2B绩效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

❶ 只看“最终数字”,忽略协作与过程价值

传统绩效考核多围绕“销售额”、“利润”、“成本”展开,结果是:

  • 支持部门难以量化价值,常被忽视;
  • 销售为了数字“单打独斗”,破坏部门协作;
  • 一线员工只关注“我能得多少”,不在意“我对组织贡献了什么”。

❷ 绩效考核周期长,激励严重滞后

  • 多数公司一年评一次,或最多季度考核;
  • 达成目标半年后才兑现奖金,员工动力弱;
  • 绩效与日常行为脱节,执行力下降。

❸ 绩效评分主观模糊,考核缺乏公信力

  • 考核标准随主管喜好变动,容易带入情绪;
  • 多数企业缺乏数据化绩效记录系统;
  • 员工只知道“分数”,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评分”。

❹ 奖罚不匹配,制度被员工“看破手脚”

  • 罚得严,但奖得少,员工逐渐失去信任;
  • 达成绩效后激励方式单一(现金/奖金),缺乏成长激励;
  • 缺乏团队共享机制,容易“高绩效员工独赢,团队没有凝聚”。

🔁 为什么需要转型?

以上传统方式过度依赖个人绩效、短期数字和主观评价,忽略了B2B业务本质上是“多角色协同推进结果”。而真正有效的绩效设计,必须具备:

  • 目标导向 → 明确每一环节对最终目标的价值定位;
  • 责任机制 → 让贡献者与结果挂钩,不让默默付出者吃亏;
  • 分成逻辑 → 将业绩转化为分配机制,激发长期动力;
  • 系统化透明 → 可追踪、可复盘、可持续优化。

这就引出后文我们要说的:如何用系统性方法重构绩效设计。


🧠 三个维度重构B2B企业绩效设计逻辑

✅ 维度一:从KPI转向“目标-责任-收益”闭环设计

传统方式系统化思维
设KPI,月底打分明确团队目标 → 设立责任人 → 定义可量化收益分配机制
考核个人指标强调“团队目标驱动”+“协作奖励分配”
年终发奖金项目/季度为周期,设置团队对标协议或收益浮动机制

这其实就是OE Group的“三赢团队系统”中的核心逻辑:股东赢 + 团队赢 + 客户赢


✅ 维度二:为不同岗位设置“绩效影响因子模型”

在B2B企业中,不同岗位对结果的影响不同,应有差异化绩效权重。例如:

岗位关键绩效维度(示例)
客户经理回款及时率、满意度评分、新客户拓展
项目实施交付准时率、客户复购影响、Bug修复响应
支持团队内部SLA响应时间、流程配合准确率

你不必用“销售额”去考核所有人。绩效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价值导向的匹配工具。


✅ 维度三:设计周期性、动态型绩效机制而非一次性考核

绩效管理不应只发生在年终或月末,而应成为一种动态反馈机制。

建议做法:

  • 每个业务项目设立专属绩效周期(如45天、90天);
  • 项目开始即签订团队目标分成协议或部门对标激励;
  • 中期复盘 & 结项评估同时启动激励兑现;
  • 所有过程数据记录至系统,支持复盘与制度改进。

这比传统的“年底打一张成绩单”更能持续驱动组织进化。


📈 实施建议:马来西亚B2B企业绩效提升三步走

阶段操作重点
Step 1审核现有绩效体系是否与岗位价值匹配,识别“虚KPI”与“假激励”
Step 2引入团队型绩效工具,如绩效对标协议模板、项目周期考核机制等
Step 3导入管理系统培训或外部辅导,搭建“系统型绩效引擎”

🎓 结语:绩效不是为了控制员工,而是释放组织真实价值

B2B企业绩效的未来,不是单纯更严、更细、更高压,
而是更透明、更结构化、更具执行力的机制设计。

2025年的马来西亚企业,要学会让“绩效”真正服务于“目标达成”与“组织成长”。
你不是没做绩效,你只是还没换一个视角来看待绩效。


常见问题解答(FAQs)

1. B2B企业在设计绩效管理方案时,最常见的误区是什么?
答:很多企业直接套用标准KPI模板,忽略了自身的业务模式和岗位差异,导致绩效考核无法真正落地。另一个常见误区是绩效与战略脱节,仅仅为了“打分”而打分,缺少目标管理的整体视角。

2. KPI 和 OKR 在 B2B 绩效管理中应该怎么配合使用?
答:KPI用于衡量执行成果,OKR更适合驱动方向与突破。在B2B绩效设计中,建议“OKR定方向、KPI控节奏”,两者结合能更好支撑企业战略转化和团队协同。

3. 如何判断一个绩效考核指标是否合理?
答:看三个维度:一是是否与企业目标一致;二是是否能被量化与追踪;三是是否对员工的真实工作有指导意义。一个好KPI不只评估结果,更应引导行为、支持成长。

4. 什么是绩效对标协议?适用于哪些情况?
答:绩效对标协议是一种双方共识下的目标承诺机制,适用于关键任务或突破型项目。例如,研发团队承诺在某时间内交付新产品,达成则获得激励,未达成则进入复盘流程。这种方式能提升主人翁意识与执行力。

5. 小型B2B企业如何开始建立自己的绩效体系?
答:从三个方面入手:1)明确战略目标并拆解成可执行的绩效目标;2)设计简洁实用的KPI指标体系;3)建立定期回顾机制,如月度绩效沟通或OKR复盘。从小做起、持续迭代比一次性建“全套系统”更可行。

6. 绩效考核是否会影响团队协作?
答:如果只注重个人指标,确实可能损害协作氛围。建议在绩效管理方案中加入共享KPI或团队目标,强化团队系统导向,让协作成为绩效的一部分,而非附属品。

7. 如何把绩效管理变成一种企业文化?
答:绩效文化的核心是“目标共识+持续反馈+管理者推动”。通过让绩效管理融入日常沟通、形成高频反馈机制、强化管理者绩效对话能力,绩效才能从工具变为组织内生动力。


团队目标总是对不齐?管理层忙于救火、疲于控人?现在开始学习构建三赢团队系统,激发企业高绩效成长力

OE Group|专注绩效对标协议、团队绩效机制与管理系统培训

在马来西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OE Group 凭借自主研发的三赢团队系统,为企业打造具备高执行力与自驱力的团队管理新模式。我们通过绩效对标协议团队绩效机制设计,以及系统化团队管理培训课程,全面激活团队潜能,推动从传统管理向协作型团队管理的升级。

三赢团队系统核心模块:

✅ 绩效对标协议

将企业关键目标具体化,并转化为团队共识,激发个人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实现团队成员从“完成任务”到“主动赢结果”的意识转变。对于处于扩张阶段的马来西亚企业而言,这是建立目标导向型团队系统的有效起点。

✅ 团队绩效机制

结合协作型目标设定与共享绩效指标,构建高效协同与正向反馈的团队绩效机制,帮助企业提升整体执行力。这套机制尤其适用于马来西亚企业中多部门协作场景,有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跨团队协同共赢。

✅ 管理系统培训

围绕目标拆解、绩效反馈、执行追踪等核心能力,开展系统化的团队管理培训课程,为中高层管理者赋能。通过实战导向的培训课程,帮助管理者从“管人”进阶为“带团队”,是推动马来西亚企业团队管理升级的重要抓手。


❓团队难带?管理困难?

是否还没有制定清晰的标准?
很多团队常见的抱怨包括:

“我赚不到钱💰”
“老板不给我机会😩”

事实上,机会是争取来的,不是等来的!
作为管理者,必须在团队启动前设定清晰的绩效标准,确保责任与收益对等,从而激发核心成员的主动性。

🎯 绩效标准三要素

1️⃣ 您的目标是什么?
2️⃣ 需要完成哪些具体指标?
3️⃣ 达成后如何分成回报?💰

若有成员不愿签署绩效对标协议,说明其未准备承担责任。
别勉强,选择权在团队手中——成就源自选择!


📢 OE Group三赢团队系统学习大会|马来西亚多地举办:

📍Johor Bahru站
🗓 22/05/2025(周四) ⏰ 7:00PM – 10:00PM

📍Kuala Lumpur站
🗓 24/05/2025(周六) ⏰ 7:00PM – 10:00PM
📍地点:MDMT Ballroom KL – Datum Jelatek Mall

📍Kuching站
🗓 02/06/2025(周一) ⏰ 7:00PM – 10:00PM

📍Kota Kinabalu站
🗓 03/06/2025(周二) ⏰ 7:00PM – 10:00PM

🎁 免费赠送价值 RM188 的三赢团队系统学习大会入门票!现在报名
👨‍🏫 OE Group 资深讲师亲临分享团队管理经验!


立即加入 OE Group,构建高效、协作、具备执行力的卓越团队。
📞 联系我们:
Ben Liu:+6011 1560 8888
Yika:+6017 886 8899
📩 邮箱:info@oegroup.com

通过科学的团队管理培训课程,OE Group 帮助马来西亚企业减轻管理负担、提升绩效表现,打造自驱协作型团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阅读更多来西亚团建策划方法

  1. 将团队建设活动融入马来西亚企业活动的实用指南(2025 团建策划全攻略)
  2. 11 款热门露营团建游戏推荐|适用于马来西亚HRDF户外团建与企业培训课程
  3. 2025年马来西亚最佳12大户外团队建设游戏|精选团建度假村与活动方案推荐

Latest News

你是否适合共赢合伙制?用“三赢团队系统”3分钟做精准自我评估【2025/2026 马来西亚企业老板须知】

在马来西亚以及东南亚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借助三赢团队系统改革其管理结构,构建真正可持续的共赢合伙制。OE Group 所开发的《三赢模式》课程,已成为众多马来西亚企业推行绩效对标协议、重塑团队绩效机制与企业文化的核心方案。 你是否具备参与或主导这种新型团队系统的能力?本篇文章将带你用OE Group的“三赢模式”系统完成一份专业的共赢合伙制自我评估表,找出你在目标设定、绩效考核、团队激励方法与组织协作中的定位。 一、你对“共赢合伙制”的思维层级在哪个阶段? 在OE Group的三赢系统导师课程中,最先强调的是“思维对齐”。真正适配共赢合伙制的管理者,必须从传统的KPI型“上下级关系”转向生态协同思维。 你的思维层级自测: 阶段 特征 自我检视 阶段1:交易导向思维 以对价关系为主,只愿意为明确收益合作 ☐ 合作前必须明确我能赚多少☐ 不相信无条件的信任或合作 阶段2:有限合作思维 可接受部分让利,但本质仍防御性强 ☐ 愿意让利,但控制在“我能接受的范围”☐ 合作出问题我会先退出 阶段3:平台式思维 愿意共担、共创,关注长期互利结构 ☐ 愿意投入构建合作平台☐ 接受短期不盈利只要长期有收益 阶段4:生态型思维 看重系统优化与整体生态共荣 ☐ 优先搭建生态而非独占资源☐ 常在行业中充当资源连接者 ✅ 提示: 若你的答案集中在3–4阶段,说明你具备共赢型组织中的核心思维方式,适合推进团队系统协作与管理层绩效协议签订。 二、你是否具备共赢合伙制的五大系统能力? ——源自OE Group“三赢团队系统”的能力模型 为打造高效的团队绩效机制和可复制的管理系统,《三赢模式》系统强调以下五大核心能力: 1. 组织共识与企业文化构建能力 ✅ 这是2025/2026马来西亚企业文化升级与团队绩效考核机制稳定运行的基础。 2. 跨部门协同与价值共创能力 ✅ 你的团队管理能力是否能达成“1+1>2”的协作结构,是三赢系统评估的关键点。 3. 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设计能力 ✅ 高阶合伙人必须能掌握“绩效-分配-激励”这三位一体的团队激励方法。 4. 团队赋能与权责释放能力 ✅ 这是向组织操盘手进阶的核心——从管理走向机制运营。

阅读更多 »

马来西亚2025企业困境:员工越来越多,团队效率却越来越低?根源在“分成制度”设计不当!

在马来西亚,许多企业在2025年正面临一个看似悖论的管理难题:员工不断增加,团队却变得越来越低效。本应因人数增长而提升的工作效率与执行力,反而被冗余与内耗取代。究其根本,问题往往不在于人才本身,而在于责任与分成制度设计失衡。 团队人数增加,为什么团队效率反而下降? 1. 团队管理结构臃肿,执行力下降 团队层级增多,沟通链条拉长,决策效率与执行效率同步降低。缺乏明确的绩效管理制度与结果导向机制,直接导致每一层管理都变得疲软。 2. 精英员工流失,团队凝聚力瓦解 高绩效成员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容易感到被“压榨”。长期以往,这种缺乏团队激励方法和“团队目标分成协议”的环境会大大削弱团队凝聚力,并加剧人才流失。 3. 新老员工分化,团队氛围恶化 新人缺乏激励机制,资深员工看不到成长空间,团队氛围逐渐趋于保守与内耗。没有制度支持下的“分红承诺”终将成为空谈。 马来西亚企业该如何破解分成制度失效困局? ✦ 绩效管理不等于奖励机制,关键在“利益机制设计” 分成制度不应仅限于年度奖金或“老板说了算”。它应成为组织管理的一部分,与绩效管理、团队目标、执行力指标等深度绑定: ✦ 没有制度落地,再多激励都是“画饼” 许多马来西亚企业仍处于“口头激励”阶段,缺乏完整的团队系统与制度性分配机制。这不仅难以激发工作效率,更容易在团队中形成不公平感,动摇组织基础。 借力“三赢团队系统”,打造高绩效分成机制 OE集团于2025年推出的三赢团队系统,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该系统以“团队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结合团队管理、团队激励方法与“结果导向的分成制度”,有效驱动团队成长。 三大核心机制: ✅ 1. 绩效对标 + 团队目标分成协议 以目标为导向设定绩效边界,确保每位成员明白“达成即分成”,不达标则承担相应责任。 ✅ 2. 内部创业机制 + 分红股权模型 激励成员参与内部项目,收益与贡献挂钩,增强主人翁意识,激发创新。 ✅ 3. 动态可视化反馈 + 团队激励方法嵌入日常管理 将绩效指标与分红状态实时透明化,强化过程驱动、提升执行力。 2025年,马来西亚企业如何提升团队效率?你需要的是“系统性分成机制” 在未来的组织竞争中,决定成败的不再是“员工数量”,而是你的团队是否具备: 企业主管理建议: 行动 说明 审查现有分成制度 是否制度化?是否激发了团队?是否存在隐性不公平? 导入局部试点机制 可从销售组或研发组开始,实行小范围“成果分成试验” 系统化团队管理培训 学习完整团队系统设计,避免制度设定漏洞或执行落差 结语:真正的高效团队,来自于机制的共赢驱动 团队效率不是靠加班和喊口号堆出来的,而是要靠“结果导向 + 科学分成”机制设计出来的。2025年马来西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打造一个“以结果为王、以责任为本”的团队文化。 分成制度,不是奖金制度,而是组织成长的根骨。

阅读更多 »

"之所以觉得不可能|

是因为您不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

学员课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