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亮点
  • 活动时间
  • 学员感想
  • 文章
Menu
  • 课程亮点
  • 活动时间
  • 学员感想
  • 文章
立即购票

2025马来西亚创业团队最常见的5大激励机制误区(内附实用建议)

2025马来西亚创业团队最常见的5大激励机制误区(内附实用建议)

  • 22 - May - 2025

在马来西亚,尤其是创业初期或正在扩张的企业中,管理者常常高喊“激励员工、打造战斗力团队”,但现实却是:

  • 激励方案没人买账;
  • 激励过后没效果;
  • 优秀员工还是离开;
  • 团队热情一阵风,很快“打回原形”。

其实,不是员工不努力,也不是团队没潜力——关键在于“员工激励机制”设计出了问题。

本文将为你拆解2025年马来西亚创业型企业中最常见的5大激励机制误区,并给出实用建议,帮助你构建真正有效的团队激励方法与团队绩效机制。


❌ 误区一:把奖金当作唯一激励手段

许多马来西亚创业企业习惯用“销售提成”、“年终奖金”来激励员工,认为“给钱就有动力”。

但现实中,奖金只能激发短期行为,并不能建立长效的团队心理驱动力。

✅ 建议:建立多维度激励机制

  • 短期:即时奖金、项目分红
  • 中期:成长激励(培训机会、轮岗学习)
  • 长期:岗位晋升、内部创业、股权池设计

→ 使用“团队系统”思维,让激励从“工具”转化为“组织文化”。


❌ 误区二:激励目标设定不清晰

“你们只要努力干,年底就有奖!”
这是创业者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最不具激励性的“空话”。

没有明确目标设定,激励就像开空头支票,员工根本无法判断如何达标、是否公平。

✅ 建议:绑定目标、结果与分配规则

  • 明确目标达成定义(如销售额、交付周期、客户评分等)
  • 设立团队目标达成协议,责任与奖励共享
  • 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协同拆解,激发协作力

❌ 误区三:只奖励“可见产出”,忽略“支持岗位”

许多创业团队只看销售数字,却忽略了运营、技术、客服等团队成员的“无形贡献”。

这不仅影响团队凝聚力,还容易在组织内部制造“功劳鄙视链”。

✅ 建议:建立“贡献模型”而非“产出模型”

  • 识别每个岗位对最终结果的价值路径
  • 设计“多岗位绩效考评体系”
  • 结合定量+定性评价,让每个团队成员都被“看见”

❌ 误区四:激励没有节奏,时效性太差

年终才发奖金,项目结束3个月才兑现承诺?
在高节奏的创业环境中,这种激励节奏完全跟不上团队变化速度。

✅ 建议:构建即时激励机制 + 节奏感反馈机制

  • 每月/每项目设置“激励节点”
  • 引入即时奖励机制(公开表扬、团队积分、礼品卡等)
  • 绩效兑现周期应控制在1-2个激励周期内,保持热度与信任感

❌ 误区五:没有激励系统,靠“领导魅力”撑着

很多创业公司初期靠创始人“人格魅力”带团队,但随着规模扩大,这种“情感管理”无法复制,最终导致:

  • 激励标准混乱
  • 团队内耗加剧
  • 高管难以替代创始人角色

✅ 建议:构建标准化“团队激励系统”

参考如 OE 的三赢系统导师课程中强调的落地路径:

  • 团队激励方法模块化:制度 + 流程 + 工具
  • 推行“团队绩效机制”与“企业激励方案落地”一体化设计
  • 培养中层领导的领导力与管理技巧

📈 总结:创业团队激励不是靠情怀,是靠机制与系统

在马来西亚2025的创业环境中,企业之间比拼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团队。一个能稳定成长的团队,靠的是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和高效的团队系统。

传统激励方式新一代团队激励方法
只靠奖金多维激励模型
年终兑现项目制、即时反馈
看业绩数据看整体贡献路径
靠老板说了算靠系统规则驱动

🚀 给马来西亚创业者的3点建议:

  1. 别等团队出问题再想激励制度,应该在搭建初期就嵌入。
  2. 激励不能只管“钱”,要管理“心理”与“成长”。
  3. 系统化思维最关键,可以从引入三赢系统导师课程、内部团队共创激励机制、目标共享协议等做起。

常见问题:

1. 什么是有效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能够持续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并与公司长远目标对接的系统。它不仅仅依赖物质奖励,还包括非物质激励,例如职业发展机会、员工表彰和团队建设等。员工激励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和团队系统,帮助员工理解他们的工作成果如何促进公司战略的实现,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动力。通过个性化的激励方案,员工不仅能够获得即时回报,还能感受到长期发展的机会,这有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团队成长。

2. 如何避免激励机制中的物质奖励过度依赖?

为了避免过度依赖物质激励,企业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将物质奖励与团队凝聚力建设、职业发展机会和员工心理需求相结合。通过定期的团队建设活动和提供三赢系统导师课程等非物质激励,帮助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例如,企业可以为员工设定与公司战略相契合的长期发展目标,并提供晋升机会,帮助员工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促进公司目标的达成。这样,员工不仅仅为了金钱而工作,还能从内心认同公司文化和使命,提升团队心理和忠诚度。

3. 个性化激励对员工的影响是什么?

个性化激励方案能够帮助员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需求,获得与其目标匹配的激励措施。这种定制化的激励方式不仅能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还能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促进团队成长。例如,通过为员工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路径,并结合目标设定和培训机会,员工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如何帮助他们实现个人职业目标,从而提高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认同感。个性化激励能够有效增强员工的工作参与度,提升企业业绩。

4. 为什么激励机制需要与企业战略对接?

激励机制与企业战略对接能够确保员工的努力与公司的长期目标一致。通过将激励机制与公司战略紧密结合,员工能够清晰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提升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忠诚度。例如,通过团队绩效机制,企业可以帮助员工了解他们在短期和长期目标之间的贡献,激发他们持续参与公司的战略执行。结合目标设定,员工不仅能达成即时的工作目标,还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最终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双赢。

5. 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并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团队成长?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的团队建设活动、创建支持性文化和设立清晰的目标设定,来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提供职业晋升机会、三赢系统导师课程等培训机会,可以有效促进员工的团队成长。通过组织跨部门合作,企业能够增强员工之间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推动员工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此外,通过提供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措施,员工将更具责任感和动力,帮助公司在长期内保持竞争力。

6. 企业应该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方案?

企业在设计激励方案时,应根据员工的需求、性格和职业目标,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措施,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通过设立目标设定,清晰地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提供培训、晋升和股权激励等机会,帮助员工看到自己在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此外,定期的绩效评估和反馈可以帮助企业调整激励措施,确保其符合员工需求,提升整体工作满意度和团队凝聚力。

7. 如何通过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忠诚度?

通过提供股权激励、职业晋升机会和三赢系统导师课程等长期激励措施,企业能够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尤其是在设定与公司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员工激励模式时,员工能看到自己在公司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定期的正向激励和公开表彰,员工不仅能获得即时的认可,还能增强他们对公司长期目标的认同,提升对公司的忠诚度。

8. 激励机制如何帮助提升团队业绩?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自己在公司战略目标实现中的作用,并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通过目标设定、定期的绩效评估和透明的激励评估体系,企业可以确保员工的努力与公司长期战略目标对接,从而提高团队业绩。通过有效的激励,员工能在团队中发挥最大潜力,帮助公司达成长期和短期的业绩目标,推动团队成长和企业业绩的提升。


团队目标总是对不齐?管理层忙于救火、疲于控人?现在开始学习构建三赢团队系统,激发企业高绩效成长力

OE Group|专注绩效对标协议、团队绩效机制与管理系统培训

在马来西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OE Group 凭借自主研发的三赢团队系统,为企业打造具备高执行力与自驱力的团队管理新模式。我们通过绩效对标协议、团队绩效机制设计,以及系统化团队管理培训课程,全面激活团队潜能,推动从传统管理向协作型团队管理的升级。

三赢团队系统核心模块:

✅ 绩效对标协议

将企业关键目标具体化,并转化为团队共识,激发个人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实现团队成员从“完成任务”到“主动赢结果”的意识转变。对于处于扩张阶段的马来西亚企业而言,这是建立目标导向型团队系统的有效起点。

✅ 团队绩效机制

结合协作型目标设定与共享绩效指标,构建高效协同与正向反馈的团队绩效机制,帮助企业提升整体执行力。这套机制尤其适用于马来西亚企业中多部门协作场景,有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跨团队协同共赢。

✅ 管理系统培训

围绕目标拆解、绩效反馈、执行追踪等核心能力,开展系统化的团队管理培训课程,为中高层管理者赋能。通过实战导向的培训课程,帮助管理者从“管人”进阶为“带团队”,是推动马来西亚企业团队管理升级的重要抓手。


❓团队难带?管理困难?

是否还没有制定清晰的标准?
很多团队常见的抱怨包括:

“我赚不到钱💰”
“老板不给我机会😩”

事实上,机会是争取来的,不是等来的!
作为管理者,必须在团队启动前设定清晰的绩效标准,确保责任与收益对等,从而激发核心成员的主动性。

🎯 绩效标准三要素

1️⃣ 您的目标是什么?
2️⃣ 需要完成哪些具体指标?
3️⃣ 达成后如何分成回报?💰

若有成员不愿签署绩效对标协议,说明其未准备承担责任。
别勉强,选择权在团队手中——成就源自选择!


📢 OE Group三赢团队系统学习大会|马来西亚多地举办:

📍Johor Bahru站
🗓 22/05/2025(周四) ⏰ 7:00PM – 10:00PM

📍Kuala Lumpur站
🗓 24/05/2025(周六) ⏰ 7:00PM – 10:00PM
📍地点:MDMT Ballroom KL – Datum Jelatek Mall

📍Kuching站
🗓 02/06/2025(周一) ⏰ 7:00PM – 10:00PM

📍Kota Kinabalu站
🗓 03/06/2025(周二) ⏰ 7:00PM – 10:00PM

🎁 免费赠送价值 RM188 的三赢团队系统学习大会入门票!现在报名!
👨‍🏫 OE Group 资深讲师亲临分享团队管理经验!


立即加入 OE Group,构建高效、协作、具备执行力的卓越团队。
📞 联系我们:
Ben Liu:+6011 1560 8888
Yika:+6017 886 8899
📩 邮箱:info@oegroup.com

通过科学的团队管理培训课程,OE Group 帮助马来西亚企业减轻管理负担、提升绩效表现,打造自驱协作型团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阅读更多来西亚团建策划方法

  1. 你是否适合共赢合伙制?用“三赢团队系统”3分钟做精准自我评估【2025/2026 马来西亚企业老板须知
  2. 马来西亚2025企业困境:员工越来越多,团队效率却越来越低?根源在“分成制度”设计不当!

OKR不是灵丹妙药,但“绩效对标协议”或许是 | 马来西亚企业2025绩效管理新解

Latest News

2025马来西亚创业团队最常见的5大激励机制误区(内附实用建议)

May 22, 2025

在马来西亚,尤其是创业初期或正在扩张的企业中,管理者常常高喊“激励员工、打造战斗力团队”,但现实却是: 其实,不是员工不努力,也不是团队没潜力——关键在于“员工激励机制”设计出了问题。 本文将为你拆解2025年马来西亚创业型企业中最常见的5大激励机制误区,并给出实用建议,帮助你构建真正有效的团队激励方法与团队绩效机制。 ❌ 误区一:把奖金当作唯一激励手段 许多马来西亚创业企业习惯用“销售提成”、“年终奖金”来激励员工,认为“给钱就有动力”。 但现实中,奖金只能激发短期行为,并不能建立长效的团队心理驱动力。 ✅ 建议:建立多维度激励机制 → 使用“团队系统”思维,让激励从“工具”转化为“组织文化”。 ❌ 误区二:激励目标设定不清晰 “你们只要努力干,年底就有奖!”这是创业者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最不具激励性的“空话”。 没有明确目标设定,激励就像开空头支票,员工根本无法判断如何达标、是否公平。 ✅ 建议:绑定目标、结果与分配规则 ❌ 误区三:只奖励“可见产出”,忽略“支持岗位” 许多创业团队只看销售数字,却忽略了运营、技术、客服等团队成员的“无形贡献”。 这不仅影响团队凝聚力,还容易在组织内部制造“功劳鄙视链”。 ✅ 建议:建立“贡献模型”而非“产出模型” ❌ 误区四:激励没有节奏,时效性太差 年终才发奖金,项目结束3个月才兑现承诺?在高节奏的创业环境中,这种激励节奏完全跟不上团队变化速度。 ✅ 建议:构建即时激励机制 + 节奏感反馈机制 ❌ 误区五:没有激励系统,靠“领导魅力”撑着 很多创业公司初期靠创始人“人格魅力”带团队,但随着规模扩大,这种“情感管理”无法复制,最终导致: ✅ 建议:构建标准化“团队激励系统” 参考如 OE 的三赢系统导师课程中强调的落地路径: 📈 总结:创业团队激励不是靠情怀,是靠机制与系统 在马来西亚2025的创业环境中,企业之间比拼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团队。一个能稳定成长的团队,靠的是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和高效的团队系统。 传统激励方式 新一代团队激励方法 只靠奖金 多维激励模型 年终兑现 项目制、即时反馈 看业绩数据 看整体贡献路径 靠老板说了算 靠系统规则驱动 🚀 给马来西亚创业者的3点建议: 常见问题: 1.

阅读更多 »

“不想管人”怎么做老板?从制度入手的3个关键转变|三赢管理系统助力马来西亚企业2025转型

May 22, 2025

很多老板都有这样的想法: “我不想天天盯人、催人、批人。”“我想企业自动运转,但员工又不主动,怎么办?”“我讨厌管人,但又不得不做‘管头管尾’的事。” 这种“不想管人却又不得不管”的矛盾,几乎是所有马来西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尤其是在2025年,人才稀缺、管理成本上升、执行力断层的背景下,老板如果还靠亲力亲为,企业将很难真正做大做稳。 但有没有一种方法,让企业不靠老板盯人,也能照样转得动? 答案是:从**“制度”入手,用三赢管理系统建立一套自动化、责任化、协作化的团队制度**,让管理“从人治走向机制驱动”。 📌 01|“不想管人”的根本矛盾:缺制度、靠感觉、盯不动 很多企业主说自己不想管人,背后的真实困境其实是: 简言之,老板不想管人,但没有制度,只能“人盯人”,陷入管理疲劳。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马来西亚企业开始学习与导入“三赢管理系统”——从制度结构上解决管理问题,让老板从“战术控制者”转型为“系统设计者”。 ✅ 02|关键转变一:从“情绪管理”转为“规则管理” 许多企业管理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人不行”,“这员工太懒”,但他们忽略了: 真正的问题往往不是员工不行,而是规则不清。 三赢管理系统的第一核心在于:建立清晰、可执行、团队共识的规则体系。这包括: 🔍老板少说一句,制度多做一步;执行更稳,团队更快。 ✅ 03|关键转变二:从“人情留人”转为“责任绑定” 传统做法是靠“情怀文化”、“信任关系”留人,但到了扩张阶段,靠关系维持团队就会失效。 三赢管理系统强调用“制度责任”代替“个人情感”。 具体做法: 📈不是老板管住员工,而是制度让每个人“自我约束”。 ✅ 04|关键转变三:从“亲力亲为”转为“系统推动” 企业做到10人、20人时可以靠老板盯,但50人、100人时如果还是事事亲力亲为—— 你不是老板,而是“最累的打工者”。 三赢管理系统第三个关键:构建团队系统自动运转模型,包括: 🎯这就是为什么2025年的马来西亚企业纷纷导入团队系统模块,不靠人,而靠机制推进工作。 🧠 小结:不是不想管人,而是该换一种“管法” 如果你是以下几种老板: ✅ 那你需要的不是“换人”,而是重构团队制度、导入三赢管理系统。 🔧 三赢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亮点(适合马来西亚企业2025现状) 管理方向 三赢管理系统设计要点 员工管理 用规则+目标绑定代替情绪监督 团队制度 制度先行,流程执行,文化引导 团队沟通 标准化会议+在线同步+反馈闭环 绩效管理 结合KPI与行为评价,引入责任协议机制 领导力 不靠风格,而是靠结构与系统支撑领导作用 📢 结语:制度是最好的“管理者”,让企业真正运转起来 老板“不想管人”并不是错,而是管理意识升级的信号。你不是要“放弃管理”,而是要“升级管理”。 2025年,马来西亚企业必须意识到:不是靠人带动制度,而是靠制度带动人。 三赢管理系统,正在成为众多企业从“人管人”走向“机制带队”的管理新起点。 常见问题解答 (FAQs) ❓1.

阅读更多 »

"之所以觉得不可能|

是因为您不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

学员课后感想

OE杰青商学院的学生-Cadance Koh和他的朋友对OE课程的感言
OE杰青商学院的学生-Leon Wung对OE课程的感言
OE杰青商学院的学生-Alvin Lim对OE课程的感言
OE杰青商学院的学生-Cheryl Chong对OE课程的感言
OE杰青商学院的学生-Edmund Ng 和他的朋友对OE课程的感言
OE杰青商学院的学生-Te Sin Yee 和她的朋友对OE课程的感言
OE杰青商学院的学生-Kenneth Yap 和他的朋友对OE课程的感言
OE杰青商学院的学生-Neik Hiong Lee 和她的朋友对OE课程的感言
OE杰青商学院的学生-Chris Lim Chia Chin 和她的朋友对OE课程的感言
OE杰青商学院的学生-Ray Tan 和他的朋友对OE课程的感言
查看更多
Visit Us

Outstanding Entrepreneurs Sdn Bhd
Reg No: 201601036022 (1206963-M)

OE Academy Sdn Bhd
Datum Jelatek Shopping Centre
L3-01 (Third floor) Datum Jelatek
Jln Jelatek, Taman Keramat, 542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Quick Links
  • 课程亮点
  • 活动时间
  • 学员感想
  • 文章
  • 课程亮点
  • 活动时间
  • 学员感想
  • 文章
Get In Touch
  • 017-886 8899 (Yika Chong)
  • 011-1560 8888 (Ben Liu)
  • info@oegroup.com.my
  • 9am - 10pm (Monday - Sunday)
Visit Us

Outstanding Entrepreneurs Sdn Bhd
Reg No: 201601036022 (1206963-M)

OE Academy Sdn Bhd
Datum Jelatek Shopping Centre
L3-01 (Third floor) Datum Jelatek
Jln Jelatek, Taman Keramat, 54200 Kuala Lumpur,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Quick Links
  • 课程亮点
  • 活动时间
  • 学员感想
  • 文章
  • 课程亮点
  • 活动时间
  • 学员感想
  • 文章
Get In Touch
  • 017-886 8899 (Yika Chong)
  • 011-1560 8888 (Ben Liu)
  • info@oegroup.com.my
  • 9am - 10pm (Monday - Sunday)